相关分类

当前页面: >

(精华版)唐任伍、马志栋|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机理及经验证据

发布者: 
江西鸿蒙省公司 (应用服务商)
     时间: 2025-05-06 16:32:34

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机理及经验证据

唐任伍 马志栋

► 刊期:《经济与管理研究》2025年第4期

► 作者简介:唐任伍,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志栋,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通信作者。

唐任伍、马志栋(2025-4)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数智化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以数智化为核心特质的平台经济逐渐成为大数据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本文首先以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为依据,从理论层面分析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而后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乡村振兴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进行指标赋权与指数测算,进而对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机理及经验证据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平台经济;城乡融合;数字乡村建设

唐任伍,马志栋.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机理及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5,46(4):61-76.

一、研究背景

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元素在未来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数字化、智能化逐渐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平台经济的迅速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平台经济逐渐成为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平台经济是以数据为核心资源、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支撑的新业态,具有长尾效应、规模效应、范围经济、网络效应等特征,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消费者剩余、规避经营风险。中国平台经济发展迅速,基于市场化改革的丰硕成果、庞大的人口基数、广泛的数字基础设施、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政府的政策鼓励,中国数字平台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为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平台经济模式的落地提供了可能。平台经济开创了线上线下融合经营的新模式,能够为农业发展解决技术与经济难题、为乡村特色产业推广拓展新渠道、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新路径,是大数据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分析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机理与经验证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边际贡献

目前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研究或是只分析了平台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的某一模式,或是只分析了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某一方面,缺少关于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也缺乏对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机理与经验证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乡村振兴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入分析了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机理与经验证据。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平台经济、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应用与延伸了技术-经济范式、数字治理、乡村治理等理论,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实证支撑。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完成了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水平的指数测算。进一步选取乡村振兴水平为被解释变量,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人口规模、教育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失业率为控制变量,构建实证模型,对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平台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促进作用,该研究结论通过对变量缩尾处理、改换样本区间等方法验证后仍然稳健。第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经济通过推动城乡融合间接促进了乡村振兴。但是平台经济对城乡融合影响的回归系数仅在5%的水平上显著,原因是在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面临城乡数字鸿沟的约束。由于数字技术是平台经济的核心要素,城乡数字鸿沟使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口数字素养较低的乡村地区难以共享平台经济的数字化红利,制约了平台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第三,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存在区域异质性,且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效果优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可能的原因包括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边际产出递增与要素互补性差异、发展水平基数差异、创新驱动与技术应用阶段差异、后发优势与经验借鉴影响、国家政策支持影响等。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强化其在涉农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平台经济治理体系、优化平台经济营商环境、保护平台经济用户个人信息、保障平台从业者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着力填补平台经济在涉农领域的技术空白,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数字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并进一步促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提升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效能。

第二,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增强平台经济对城乡融合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弥合城乡区域间数字鸿沟,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技术、平台经济的可及性,提升乡村地区数字化水平;另一方面,弥合城乡群体间数字鸿沟,加强乡村新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着力引进培养既懂数字技术又懂农业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提升乡村人群整体数字素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三,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对于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数据要素与传统要素的创新融合,推动平台经济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对新兴技术、智能设备应用,充分借鉴平台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示范性经验,充分利用国家对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政策,进而加快平台经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应用。

(全文刊发在《经济与管理研究》2025年第4期第61—76页。)

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

江西鸿蒙官网,点击即可进入

微信图片_20250401144737.webp

微信图片_20250402142608.png